[身边的榜样] 敬业无边 匠心有为

2025-01-11

敬业无边 匠心有为


每一年都是独特的历程,镌刻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足迹。作为苏煤勘研院科技主管、物探测绘院主任工程师,我在市场开拓、投标管理、科技创新中精耕细作,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探索欲和执行力,孜孜不倦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

2024年,对于勘测人来说是极为艰难一年,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我身处招投标一线,更有着深刻的体会。面对困难和压力,我紧跟公司产业转型布局,主动求变,坚定不移地选择破局而生。我和团队成员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统测量,主动学习新技术,了解新市场、推销新业务。我和大家一起,整合内外资源,积极寻求与行业大院大所间的优势互补,加大在水利、电力、生态环境保护等战略业务板块的开拓力度,相继拓展了无锡市地下水取水工程调查、无锡市含水层顶板探究、灾害普查、基坑监测信息化等多条泛测绘业务,为公司测绘板块培育了新的增长点,逐步推动了物测院业务转型。

投标是一次没有重来的考试,繁杂冗长的投标文件,考验了编制者的细心与耐心。2024年,我经手投标项目127个,平均2个工作日就要投送一份标书。我深刻认识到每一份标书都是代表公司的名片,它既展现了企业的技术实力,也体现了公司严谨的态度。即便没有中标,也可能会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,种下未来合作的种子。我把这份繁杂且乏味的投标工作当作一次次的播种,把每一份标书的组织、编写、投标等工作当作播种、松土、施肥,期待着破土、开花、结果,让每一份标书充满了希望和生机。每当我收到一份份中标通知书时,我觉得无比自豪。

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,项目成果质检与归档工作犹如大厦基石,虽不引人注目,却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使命。我始终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指导质检员制定详细的质检流程与标准,对每一个数据、每一幅图表进行严格审核,定期将质检问题归纳总结反馈给技术员。即使在客户无要求的情况下,我也绝不放松对质量的把控。因为质量是一种态度,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客户的承诺。在公司推动项目成果归档的工作中,我发现公司大量历史测量数据有很大的发掘价值,便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计了“基于空间索引的历史资料管理方法”,大幅提高了数据检索效率,为后期技术档案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这一年,我以探索之心实现成果转化,跑出科技创新“加速度”。我带领科技骨干围绕主责主业,积极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,对标优秀企业,我保持空瓶心态,用心请教、踏实学习,多次组织科技沙龙,让新思想、新技术、新理念在公司广泛交流与传播。同时我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室创建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结合公司基坑监测业务一线数字化转型需求,我带领团队设立“基于数字孪生的基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”课题,并成功通过局(集团公司)Ⅱ类科研项目立项。全年通过4项发明专利、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,创历年新高,硕果累累成绩斐然。通过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,进一步实现了提质增效,树立了品牌。

初心在方寸,匠心在毫厘。未来,我将一如既往地立足岗位奉献自我,担当重任勇攀高峰,在沉淀中思考,在思考中转变,洒下汗水,收获希望。

文稿:俞昌华